“曼德维尔爵士”的中国空间—2019陶溪川SUNDAY MORNING展览黄春茂作品
发布时间:2021/4/13 9:21:52 来源:
工业化和科学精神的到来
劳作与生活概念的改变
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改变
物质与精神概念的改变
日月星辰概念的改变
............
我们断然抛弃了传统
我们失去了与历史的沟通
我们无发定义我们自己的身份
我们丧失了敬畏感
我们丧失了崇高感
我们丧失了想象力
再回首
一切都如此荒诞
如同舞台戏剧
夸张而真实
在14世纪中叶,欧洲出现了一本后来流传极为广泛的游记《约翰·曼德维尔爵士游记(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)》,该书由匿名记者所写,最初以法文发表,后来被译成十多种欧洲文字,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。“约翰爵士”很显然是虚构的人物,作者看来也没有到过中国。但是他把道听途说的有关中国的故事收集整理起来,写成了非常吸引读者的文字,几乎可以比拟中国的《西游记》。
“约翰·曼德维尔爵士”的游记中详细描绘了中国那个世界上最雄伟华丽的宫殿。其中提到:宫殿的大厅有24根金柱,银子都不够珍贵,只能用来砌地砖和台阶。墙上均挂满名貂的红色毛皮。貂是最漂亮的野兽,气味宜人,有了那些毛皮的芳香,就能驱赶异味。那些毛皮如血一般鲜红,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,令人几乎不敢直视。皇宫里金蔓缠绕,上面挂满了用宝石做的假葡萄………
今天我看“约翰·曼德维尔爵士”的游记是:
东西混合、历史、经典、民族、热闹、装饰、炫丽、荒诞、暧昧、矛盾
今天我看“约翰·曼德维尔爵士”的游记是:现实、真实、当代

我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二楼做了一个盒子,里面装着“曼德维尔爵士“描写的中国皇宫。观众不能进入这个神秘的空间,他们只能够通过几个小的圆形洞口窥视这个古怪的空间。



空间的外面是最简单的一个白色的盒子,而空间的内部是一个有无穷复杂、多元、丰富、记忆的故事。

空间内部的餐具其实是我设计的国宴餐具,“曼德维尔爵士”14世纪描写的是中国皇宫的样子,但是我的餐具的基调却是清朝的基调,而满屋子金光闪闪的柱子和雕塑整体样式的历史出处不明确。

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

当你走近这些雕塑,你看到的是中国传统雕塑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新的、不中不西的造型,理性上的认知是中国传统的雕塑,而感性和客观上她充满新鲜与刺激感。因为一堆渡满金的传统雕塑既是人们之前没有见过的,也是没有想象到过的。





墙上均挂满名貂的红色毛皮。貂是最漂亮的野兽,气味宜人,有了那些毛皮的芳香,就能驱赶异味。那些毛皮如血一般鲜红,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,令人几乎不敢直视。我用的是宜家买的羊皮毛,这种似是而非的关系充满了美感。
现代工业征服了自然,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,我们失去了对大山大水的神秘感和敬畏感,我们找不到庄严感。科学解剖了一切,也解剖了我们的灵魂的载体-肉体。科学哲学限制我们想象的空间。



复杂 矛盾 夸张
丰富
历史
折衷
文脉
人文性
民族性
娱乐 戏谑 调侃
象征 隐喻